针灸铜人当国礼,从排斥到认同需要“好载体”
国家主席习近平2017新年首次出访,来到世界卫生组织总部时,有这样一个环节:中国向世卫组织赠送了针灸铜人雕塑。习主席在致辞中说,要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传统医学。
看到这一幕不禁浮想联翩。2010年,针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审议通过,将其列入“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”;去年,欧洲药典上首次出现了66种中医药材。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目前已有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,欧洲还建立了209个中医教育机构。如果再联系屠呦呦前年获诺奖,无论从文化层面还是医学层面,包括针灸在内的中医药,正日益多方位走向世界,被接纳、认同。
走到这一步殊为不易。上点岁数的人,大概还记得十多年前有部叫《刮痧》的中国电影。故事发生在美国,一个华人家庭的孩子感冒生病了,爷爷用中国老家的办法给孩子刮痧治疗,引来美国邻居和当地社团的指责抗议:怎能这样虐待孩子?甚至把中国爷爷告上法庭。啼笑皆非、剑拔弩张中,迥异的东西方文化背景造成的激烈冲突,引来无数叹息共鸣。
电影的最终结局还算不错。误会消除,美国人也了解了“刮痧”背后的中国传统文化。针灸在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推广运用中也曾有过类似遭遇。其实,囿于历史、传统、风俗、文化等因素,东方与西方也好,国与国之间也罢,甚至民族与民族之间,类似对“刮痧”的误解,对“针灸”的不解,对“中医”的费解,比比皆是。大到一种价值观念的认同,小到一声“吃了吗”的招呼含义,这里面,有的是对方故意戴副有色眼镜看,有的则是文化背景、生活方式等差异所致。
文化的差异是一种客观存在,也是这个世界魅力所在。全球化大势中,开放与交流日渐增多,原本一只只独立的土豆,必然要被装进一个麻袋里,摩擦、碰撞甚至冲突、交锋都在所难免。对中国来说,走向世界的过程,实际上更是一个文化交融、文明包容的过程。这些年,我们越来越意识到,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学会讲好中国故事,但究竟该讲什么故事、怎么讲才有好效果,大有玄机。
针灸在2010年申遗的时候,并非一帆风顺。一开始,中国申报的项目是中医,包括中医理论、技能、各种药物、用药原则等,打了很大一个“包”,并不顺利——当然,这也与西医话语体系下中药本身存在的争议有关。后来,中方进行了调整,把中医针灸作为申遗的优先项目提出。记得当时专家解释这种调整时是这样说的:除了针灸有着丰富的中医文化代表性外,特别考虑到它的实践性和技艺性,考虑到它是让人“看得见,摸得着”的,被国际医学界了解得较多,便于外国人理解。
申遗的成功证明了这种调整的必要和智慧,也给我们一种启迪:一种文化要能被更多国家和民众理解接受,需要一个合适的载体,需要讲究“文化相融”的一些技巧。当我们希望把自己的好东西输出、渴望得到更大范围的文化包容、价值认同时,找到最易交流的点、最能认同的面、最有说服力的事,才可能让门越开越大。了解、认识是第一步,互相包容、彼此尊重是第二步,然后才谈得上认同、欣赏乃至合作。
这次向世卫组织赠送的针灸铜人塑像,本身也极具故事性。铜人原型诞生于近1000年前的中国北宋天圣年间。当时,我们聪明智慧的祖先绘制了世界上第一个针灸国家标准——《铜人腧穴针灸图经》,并铸造了两尊铜人,以立体人体模式来标注354个经络和针孔穴位,无论是医学价值还是制造工艺,堪称世界瑰宝。两尊“天圣铜人”在历史长河中命运多舛,现存中国的仅是其后世仿品。可想而知,伴随着针灸铜人身上附着的这些故事被钩沉、翻阅,会有更多人了解中国的优秀文化,了解中国的沧桑历史。
面对中国博大精深的优秀文化,我们当然有足够自信。但如何把“自信”转化为“相互欣赏”“相互信任”,恐怕还需要找到更多“看得见摸得着”的载体,从感性认知开始,求得理性认同。